干式復合用粘合劑的種類?調配?涂布?工藝
膠液的調配
配膠的正確操作是,先向主劑中加入適量的稀釋劑,并攪拌均勻,然后再加入固化劑攪拌均勻。而不能先把主劑和固化劑混在一起,再加稀釋劑調配。這是化學反應的速度性質決定的,化學反應的速度取決于分子間的有效碰撞。在相同的溫度壓力(如:常溫)下,分子間的有效碰撞與其濃度有關。濃度越高有效碰撞的幾率越大,反應速度就越快。主劑和固化劑在沒有稀釋劑的條件下,濃度高,反應速度就越快。迅速生成更大的分了并凝結成塊,加入稀釋劑后速度變慢。這樣在復合過程中涂布在膜上的膠水分子量極不均勻,容易造成表面質量問題,同時也會影響膠粘劑的牢度。膠液的調配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,否則會造成質量事故。特別需要提醒的是,若不正常操作將會使膠分子快速結晶,復合透明性高的產品產生麻點現(xiàn)象。
膠粘劑的涂布
雙組分聚氨酯膠采用凹眼涂布輥來進行涂布。其特點是涂布量均勻,涂布量容易調控準確,可以滿足復合的要求。上膠量多少由作業(yè)濃度和網線輥深度來決定,網穴深上膠量多,作業(yè)濃度高上膠量也多,相反就少。一般用途如白膜和平滑的薄膜標準涂布量為1.5g/m2-2.5g/m2。如果油墨面積大則應提高到2.5g/m2-3.5g/m2,低溫蒸餾袋(100溫度下)為3.5g/m2-4.0g/m2,透明蒸煮袋應在3.5g/m2-4.0g/m2。一般來講,察恩杯3號在15秒到30秒,是適宜于干式復合涂布的粘度。這時的固含量大至在20%-35%?,F(xiàn)在有刮刀式和非刮刀式網線輥進行涂布上膠。網線輥涂布用的刮刀安裝有角度很重要。應當在刮刀同網線輥接觸點的切線之間成30度-60度,較佳在45度。低于30度膠不能刮凈,上膠不均勻產生質量問題。而大于60度則刮刀和網線輥均磨損嚴重,縮短使用壽命。網線輥在轉移的過程中,將膠液均勻涂布于基材上。如遇膠液有物質就會留下條痕狀態(tài),這樣涂布不均造成縱向皺痕。網線輥如被堵塞,孔內存在干固的物質涂布不均,造成局部有膠液,將嚴重影響剝離強度,所以涂布膠液時膠液應當干凈無異物。當涂布完了不用時,應及時用稀釋劑加以清洗并用銅絲刷加以洗凈。一般涂布量可選擇110線/60mm-80mm。如果遇到高溫蒸煮袋時,則選擇80線-100線/80mm-90mm就可以了。涂布用的刮刀經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磨損,使上膠量不均產生質量問題,解決辦法是更換或研磨刮刀片。
工藝方面
要想獲得理想的涂布效果,成品不發(fā)生質量事故,就必須做好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工作。涂布要均勻烘溫,控制要適宜,收卷要整齊,張力要控制好。復合機烘干溫度分三區(qū),一般控制在:1區(qū)60度、2區(qū)65度-70度、3區(qū)70度-80度。溫度呈梯度增長,溫度控制不當容易發(fā)生剝離強度問題,發(fā)生表面質量問題,如氣泡、麻點、剝離強度低等問題。嚴禁第1區(qū)溫度過高,因為溫度過高表面烘干了,內層還潮濕,常發(fā)生(火山口)問題。所以溫度的控制非常關鍵,張力指三個方面:基材的放卷張力、復合基材放卷張力、成品收卷張力。大小通常由磁粉制動器完成,張力調整應適宜,過大過小都將引發(fā)質量事故。表現(xiàn)為出現(xiàn)皺折、變形、剝離強度降低等。
熟化問題
熟化目的是進一步提高膠液分子交連能力,增強剝離強度。熟化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讓溶劑揮發(fā)徹底,無異味。通常情況下,熟化溫度宜45度-50度,熟化時間應控制在48小時或更長。熟化不完全,溶劑揮發(fā)不徹底,剝離強度就低并且生產異味。所以應根據(jù)實際情況決定。有時鍍鋁膜進行復合,就應采取高溫短時熟化方式。目的是減少一些因化學反應帶來的質量事故。一般來說,熟化時間與溫度控制與剝離強度成正比關系。(陳全東)